HOME > 长青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更有机会
——邢厚媛《对话》栏目建言企业国际化发展

新闻时间:2016-01-15      文章来源:      编辑:

“绿地投资是刚走出国门企业的更多选择,而绿地投资选择的市场环境,尤其对于产业水平并不高的企业来说,应更多选择'一带一路'等有政策支持的国家会更有利。”在最近一期(4月10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对“走出去”企业提出建议。

在快速更迭的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全球化道路并不平坦。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到底该何去何从,尤其国内的建筑企业如何最好地运用当下政策红利,打造企业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基业长青多次邀请邢厚媛院长为企业学员解惑。以下摘录分享部分精彩内容:

“一带一路”下走出去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邢院长认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深刻变化,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互动内容、方式、角色都在发生积极变化。“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新型互动关系的载体。工程建筑企业以全球视野准确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及其内要义,积极响应、抓住战略机遇,成为战略的中流砥柱,意义重大。

“一带一路”市场规模空间和潜力巨大。据统计,丝路国家贸易总额10.97万亿美元;外资总额3422亿美元。2015 年一带一路合作中,全年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直接投资526亿元(折85亿美元),增长25.3%;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18.2%。其中,我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987个,新签合同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

同时,“一带一路”拥有多重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多项新政策助推跨国产业链。在机制上,有混委会、经贸合作协定、BIT、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推动双边合作;多个FTA(自由贸易协定)助推区域合作;APEC、大湄公河、上海合作组织等次区域合作机制;中欧领导人峰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非论坛,金砖国家合作等跨地区合作机制;

在新政策支持中,比如丝路基金中方出资400亿美元,向“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提供投融资支持,首单已入股三峡南亚公司;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000亿美元,57个创始签约方,重点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融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30亿元,重点支持海洋经济、海上互联互通、海洋科研环保、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文化与教育等;还有区域资金如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欧合作基金、中国亚欧合作基金、上合组织金融合作,金砖国家银行的支持;以及原有政策性支持如两优贷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承包工程投标保函风险基金等等。

当然,在新常态带来机遇的同时,风险挑战也不可避免。例如深化投资合作的风险挑战就包括是否志同道合,承接中国产业转移,形成跨国产业链发展意愿问题;投资行业和方式准入、签证便利、外汇管制、质检和通关便利等政策问题;基础设施健全、工业化水平,配套能力、技术标准对接等发展基础问题;社会文化差异及地缘政治问题;各国市场化率、政府作用、营商便利、本土企业竞争力等市场机制问题;以及中国企业认知程度、适应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问题。

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对策思路

发挥优势锁定目标

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连接南北:设定新疆和福建两个核心区,涉及至少18个省份,15个重要港口。根据地理和产业优势,进行布局:一是建好国内基地;二是找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锁定走出去目标市场。具体来说:

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增强干线航运能力,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健全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合理布局过江通道。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建设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推进航空网络建设,完善油气管道布局,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发展多式联运。

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提升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分工协作。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

科学判断合作空间

从需求角度来看,贸易、产能、基础设施合作空间巨大,对国际交通运输格局、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物流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从供给角度来看,中国可以满足沿线国家在投融资需求、贸易需求、产业合作需求、技术合作需求,互联互通建设要提高供给创新能力;从空间角度上,可根据具体目标市场、产业领域、合作项目前景,需要企业主动探索、科学评估。

做好长期发展规划

“一带一路”需要数十年、百年的时间,是十三五重点;各地方政府正在加紧谋划本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案,长江经济带建设方案、十三五规划。建议企业国际化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呼应,战略系统升级,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各国企业优势互补,深化合作。世界一流企业要求国际化、现代化企业。

有效扩大贸易规模

从贸易规模扩大中提质增效:以市场为导向逐贸易之利,强化进口和出口并举的商业意识,赋予外贸新内涵:优进优出。进口矿产、农产品、食品、林产、家居用品、工艺品、文化产品、工业装备等;出口果蔬、生活用品、服装、家电、汽车、机电设备等等。

多方深化产业合作

从产业合作中找到机会。回应丝路国家希望借助中国的资金实力发展本国经济,实体企业将拓展农业、矿业、加工工业、基础设施、服务业及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双向整合资源。

同时,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12类产能走出去。2015年商务部重点推进的项目有,“中非工业化伙伴行动”,参照开发区模式建设工业示范区、加工制造经贸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工业化的物流“循环系统”;“全球价值链跃升工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提升双向投资水平;“建营一体化工程”,设计咨询、系统集成、运营维护、技术合作、检测维护等;“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工程”,使合作区成为当地工业化的孵化器。

工程建筑企业应谋划从制造业跨国产业体系建设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定位。

创新共赢商业模式

以寻找共同利益为契合点,实现价值提升为目标的创新商业商业模式,比如农业合作示范区,公司+农户,全产业链合作;矿业开发-冶炼联合体(一体化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合作EPC+、BOT或PPP(投资带动、技术引领)等。

传承融入企业文化

做“一带一路”文化使者。“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随着商业和人员进入各国市场,中方企业将积极投身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弘扬诚实守信的商业精神,守信、保质、薄利、重义;传承弘扬以“道、礼、和” 为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东道国宗教风俗,建立和谐当地关系。

主动防范外部风险

“一带一路”建设风险分为两大类,政治风险和收汇风险;此外,企业还面临市场风险、竞争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安全生产、法律风险、社会责任等,因此,企业需要主动关注管控,教育、培训、保安,预警,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绿色发展,尊重人权,承担社会责任,树立面向未来、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商业形象。

用好双边政策资源

用好国内国外政策资源。一方面用好我国政策资源,“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政策包括备案为主的准入制度,财政、金融、保险、公共服务、行政资源,以及长江经济带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利用好外国优惠政策:产业、税收、土地、劳工就业、特殊经济区域、出口等。

提高竞争力是关键

提高竞争能力是关键:同那些全球化的百年老店去竞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真本事才行,但一定要争。

京ICP备16031382号-1 copyright@2016 北京基业长青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

京ICP备16031382号-1 copyright@2016 北京基业长青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