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袁立:在全球范围内,谋划投资与合作

新闻时间:2019-04-11      文章来源:基业长青俱乐部      编辑:小青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稳步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点击阅读原文


▲中土集团董事长袁立


然而201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在取得连续十六年新签合同额增长的喜人成绩后,首次遭遇了负增长的严峻形势。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土集团”)董事长袁立在海外投资业务高端论坛上发言表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已经发展到了必须开拓投建营的阶段。


转型升级必由之路

袁立指出,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出现EPC规模萎缩、一些国家政府债务高起等宏观环境变化,国际工程承包采购模式已由传统的以EPC/EPC+F为主向私人投资、PPP模式转变。中国工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如法国万喜、西班牙ACS等等标杆企业已经在特许经营、PPP、企业并购等方面取得成功经验,并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倒逼我们大力发展投融资业务,壮大自身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国际工程企业竞争的新战场,开展海外投资是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践行十九大报告关于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


海外投资发展瓶颈

会上,袁立结合“一条铁路带动一条经济带”的亚吉铁路项目、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项目、非洲房地产项目等投融资案例,分享了中土集团40年来在投融资方面的探索及海外投融资业务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发展海外投资业务时所面临的瓶颈和障碍:

面临的瓶颈

  • 缺乏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转型升级期间,人才驱动的发展还处于需要着力发展的阶段,复合型商务人才及投建营人才短板问题突出;


  • 传统思维方式的桎梏。首先,工程思维考虑的项目周期为3-5年,而投资思维考虑的项目周期是长期的。以特许经营项目为例,项目周期可能为20年,甚至更长;其次是成功经验的套用,国内成功的开发模式不一定适用于国际市场环境,要因地制宜、勇于创新;


  • 受“朋友圈”辐射范围限制。传统工程企业的朋友圈偏向于中国工程建设相关领域企业,而发展海外投资业务需要拓展国际合作伙伴、金融机构、投行、设计咨询等领域的“朋友圈”。

发展的障碍

  • 发达国家投融资环境较好,但有着严格、甚至针对中资企业的政治审查;欠发达国家政治、社会、经济风险较高;

  • 基础设施类项目尤其是交通类基础设施项目缺少良好的盈利模式和担保机制;


对策与建议

对于上述问题,袁立从以下四个方面为企业提出了突破瓶颈的对策建议:


  • 解放思想、探索国际化、市场化合作道路:合作模式应从传统的G-to-G发展为B-to-B,寻求国企+国企、国企+民企、国企+外企等不同合作形式;


  • 破除藩篱、探索全产业链运作之路:尤其针对大型基建项目,我们应着力于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将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企业性质、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大小规模的伙伴凝聚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 不断创新、探索投资开发新模式:如基础设施投资+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非主业小股权投资+EPC、工业园/产业园+城市开发等不同模式;


  • 搞活机制,营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团队。


京ICP备16031382号-1copyright@2016 北京基业长青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

京ICP备16031382号-1copyright@2016 北京基业长青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